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
作者: 王纪平 张连起   财务与会计 发布时间:2009-12-02 点击数:433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争论的焦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最新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就是要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框架,以加强市场约束和促进金融稳 ...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为金融界会计界争论的焦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最新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就是要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框架,以加强市场约束和促进金融稳定。”但仔细盘点次贷危机依赖的重大事件不难看出,这场金融危机中各相关方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公允价值扮演的只是一个客观反映企业资产负债价值的角色,它并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

  金融危机的成因复杂多样

  1.金融管制顾此失彼。美国的金融监管过多地集中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而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长期游离于美国中央银行的监管之外,从而导致金融监管机构盲目信任金融创新,对多种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失效。

  2.金融机构忽视风险。金融机构内部实行的管理层奖励与业绩挂钩机制使管理层有动机扩张银行的信贷规模,随意发放次级贷款,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一基本风险管理理念抛至脑后,导致资本金过低,杠杆过大。

  3.宏观调控波及无辜。美国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并放松对信贷的监管,加上美国长期的消费信贷文化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滋生。近两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央行开始采取加息措施,这又直接诱发了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银行变卖抵押房产更加速了房地产的贬值,2006年至今全美房价指数已跌16%,而且仍在继续下跌。金融机构的危机必然危及到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一些依靠信贷消费的行业难以幸免。

  4.对冲基金兴风作浪。对冲基金先寻找一些不良资产多、净资产比低、融资来源依赖于市场的金融机构,然后卖空股票,打压其市场价格;同时买进该机构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以增加其债务融资价码,并不失时机地发布负面研究报告,制造恐慌。经过更多对冲基金的轮番操作,该金融机构最终既无法进行股权融资,又无法进行债务融资。与该金融机构有关联的个人和机构对其丧失信心,从而挤提存款或移走金融关系,政府监管机构最终会强迫该机构变卖资产,其债券价格也会一路暴跌。对冲基金因此取得了巨额暴利,并利用这些资金资源去寻找下一个目标。Paulson和Pershing Square 这两个对冲基金即通过此操作,在短短两年获得数倍回报,迅速发展成百亿美元的基金。

  5.评级机构难辞其咎。标准普尔和穆迪未能对抵押支持债券(MBS)、抵押债务债券(CDO)等证券给出正确的评级,只要发行和担保MBS及CDO的机构是AAA级别,其发行的金融衍生产品自然可获得相应高的评级。评级的缺失使得全球投资者放松了对信贷衍生证券风险的防范。

  6.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反映。2007年实施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要求企业对所有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作为最具相关性的公允价值标准。当次贷危机袭来时,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头寸较多的金融机构要面临巨额亏损,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需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要冲减所有者权益。无论是亏损还是资本的缩水,金融机构在现有的监管框架下显得捉襟见肘,流动性风险加剧,直至破产或被接管。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启示

  (一)建立公允价值管理体系

  公允价值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将公允价值管理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意味着会计信息更加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第二,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经济后果,其确认标准的复杂性将影响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从而影响经营者和投资者的行为。第三,交易对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企业要提高与其的交往能力,掌握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管理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