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探路者的创业板[3]
作者: 张铭 新理财 发布时间:2009-12-23 点击数:8345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从呈送立项报告到正式开板,中国创业板这个平台筹备了整整10年。从成立注册到亮相创业板,北京探路者这个企业走过了整整10年。这1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1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10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摸索中逐渐规范、发展壮大的10年。 “我们都是探路者。”北京探路者创始人、董事长盛发强如是说。

  尝试IPO

  和私募接触的过程,也是探路者不断自我评估、逐步走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他们开始对未来做清晰的规划。管理层认识到:户外产品市场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中国,仅仅活跃的户外品牌就达到90多家,同时,品牌的市场竞争度不高,集中度更谈不上。2009年3月,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权威调查数据公布:“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探路者牌户外用品荣列2008年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但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距并不大。

  要想坐稳“老大”的位置,就必须勇敢地从竞争队伍中走出来,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而实现这一目标,充沛的资金是基础,基于此,探路者开始了他们的“IPO之梦”。

  上市的第一步是股份制改造。探路者开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评估工作,召开股东大会,调整股权结构,加强内部治理。2008年7月,探路者正式改制为股份公司,为实现上市做好了基础功课。

  在酝酿上市的起初,也曾有人建议过到香港上市,但探路者认为,上市无非三个目的:一是募集资金;二是提高知名度;三是给原始股东和战略投资者提供实现价值的退出通道。在当时的环境下,金融危机山雨欲来,境外资本市场的市盈率通常只有十几倍,后来更是跌到几倍,募集资金效果并不明显。而对于90%产品内销的探路者来说,在境外资本市场的“知名度”意义不大。同时,当地投资者也无从对公司进行了解,更谈不上投资。

  本土企业,还要在本土找出路,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小企业板。

  2009年4月,探路者第一季度的审计报告出来后,向中小企业板上报申请材料,6月得到反馈意见。7月,在公司递交第一次反馈解释几天后,创业板开板的消息传来,探路者立即撤回申请,转战创业板。“如果能够申请成功,作为创业板首批推出的企业,肯定会拥有明星效应。同时,我们属于创业板积极倡导和推荐的典型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生产外包,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新型经营模式。”张成说。

  7月26日是第一批创业板申请企业报送材料的截止日期,一共有158家企业集中申报,最终,有28家胜出。

  证监会对探路者的申报材料审查后,进行了两次意见反馈。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资产结构、业务模式、经营的完整性、控制力、持续盈利能力及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其他因素。探路者按照要求逐一进行了回复……

Total:41234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