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统计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
发布时间:2011-02-15 点击数:3239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分析 (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实施的是学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等学科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进入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了 ...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分析

        (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实施的是学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等学科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进入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短缺。高等教育的原有规模和单一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中专学校又无力承担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承担起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以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新技术人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强调技术性、应用性,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
  1. 高职院校学生的相对薄弱环节。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课及其相关课程的设置。如,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一定的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公关协作、法律法规等知识,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学习的知识来说,其知识较为零乱,缺乏系统性。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来自中专、职业高中等的“对口生”,相对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困难相对较大。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相对优势。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善于交际,乐于表现自己。在关注综合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大优势。
  
  二、统计教学方法分析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结合统计课的特点,在教学中,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的之外,笔者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现逐一分析如下。
  (一) 演讲法
 即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结合要学习的新知识准备演讲材料,使学生在准备材料过程中和演讲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运用演讲法教学,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事前要做好精心准备,如结合要学习的知识,精心设计主题,为学生准备完善的提纲等,以避免学生出现漫无目的、偏离主题等现象。
  2. 结合演讲内容和所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3. 可以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来辅助完成演讲和教学,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4. 注意把握时间,如果演讲时间偏长,可以将问题穿插于演讲过程之中,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用好演讲教学方法,可以一改统计课枯燥无味的特点,使整个课堂生机盎然。
  (二) 问题教学法
  即通过设计各种问题,利用系统的教学步骤,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如下问题:
  1. 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不偏离主题,不多余。
  2. 问题的答案切忌过于简单(如可以答“是”或“非”等),没有发挥的余地。
  3. 切忌设计过于抽象的问题,超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范畴。
  4. 教师在说清问题之后,不要反复重复问题,干扰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最好能面带笑容注视全班学生,以此来放松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问题时,可以联系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统计现象和问题,增强知识对所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设计教学法
  即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计划、执行并解决问题。
  设计教学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际活动的学习方式。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时,事先一定要设立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订学习计划与内容,而后运用有关的具体材料,在实际活动中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法要求学生既有思考也有行动,既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设计教学法虽然重在学生自学,但作为引导学生自学的教师,任务也很艰巨。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统计知识以及与统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实际经济生活资料,熟悉统计知识在其中的应用。
  2. 掌握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3. 由于此种教学方法下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4.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鼓励,以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感。
  5. 教师要做好必要的事后评价和补充工作。
  另外,在使用设计教学法时,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注意能使学生人人都有工作可做,不要有旁观者。
  (四) 脑力激荡法(亦称头脑风暴法)
  即教师针对当次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给出该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答案,并逐一记下让大家都看到,最后从众多建议中选出或合并出可行的建议,归纳为最终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运用统计指标分析经济现象、进行决策时比较适用。
  教师在运用脑力激荡法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不批评任何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无论对方提出的意见和见解多么可笑或荒谬,都不能打断和批评。
  2. 鼓励学生多提意见和见解,越多越好。
  3. 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尽量提出新颖的创意,不必考虑可行性问题。允许在他人意见基础之上发挥,对他人的创意提出补充或改进建议。
  4. 控制好时间,每次讨论时间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产生反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传达给学生一种观念,即假定任何问题都没有单一的答案,很多最成功的做法,往往都来自于最初看起来不合逻辑、略带玩笑、甚至看上去可能行不通的意念,以此来打消学生畅想时的顾虑,保证讨论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五)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统计理论知识进行提升,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主动的学习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认识统计现象的能力,目的是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指标,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做到:
  1. 精心挑选、设计典型案例。案例要描述一个有意义、真实的经济现象,并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关,能引人深思,有争论的余地,充分体现解决问题所需的理论与技能的实用价值。
  2. 案例准备好后,教师要反复钻研案例,对案例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技巧等进行分析,并避免总是使用同样的案例。
  3. 在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提出切中要害、关键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帮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其参与讨论的技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讨论的氛围,确保讨论过程井然有序。
  4. 每次案例讨论结束,教师都要认真总结,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总结时,注意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以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并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准备。
  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三、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比较分析
  
  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参见表1。
  
  
  四、结束语
  
  教学方法种类繁多且极富弹性与变化。在统计教学中,除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之外,可以借鉴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的是,教学方法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方法是不行的,要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必需具备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训练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潜能,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隆瑞.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3] 李焱.案例教学法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6):28-30.
  [4] 袁卫.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7(10):36-37.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