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审计论文
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2-03-07 点击数:2075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讲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审计的变革,然后在此基础上谈了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发展对策。关键词:公司治理 管理审计 研究一、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审计的变革(一)扩大管理审计的职能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审计人员大多将主要精力置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
摘要:本文首先讲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审计的变革,然后在此基础上谈了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 管理审计 研究

一、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审计的变革
(一)扩大管理审计的职能作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审计人员大多将主要精力置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管理审计的主要职责就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这一审计模式已经带来许多问题,如过度控制情况日益严重阻碍了组织程序的正常运作.沟通变得更加困难。许多人员从事于附加价值的工作;固定的、过时的控制限制企业的发展,用以应付审计的无效率的控制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控制的变更滞后于组织作业的快速改变。使对原有的、与组织目前所面临的风险根本无关的控制的审计变的更无意义。事实上,上市公司发生或产生的错误与舞弊等问题大多存在于经营管理过程之中。因此,管理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管理审计的职责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其作业范围不应局限于财务领域,而应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二)管理审计的工作重点的变化
现代管理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管理审计的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管理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促使管理审计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管理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管理审计的焦点。鉴于管理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管理审计师已被看作是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管理审计师拥有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知识与技能,能帮助公司治理实现其核心目标:控制风险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因此,在公司治理中,管理审计是组织内部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在过去数十年中,控制导向审计是管理审计人员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它使审计人员容易将审计重点偏向于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忽视了单位本身的目标。在未检查组织目标和所处风险前直接评估控制程序,其结果意义不大,因为审计人员无法判断哪些是最重要的控制,哪些控制对于风险而言是最重要的,以及缺少哪些控制。这一审计模式已经带来许多问题,如过度控制情况日益严重.多余的控制阻碍了组织程序的正常运作.沟通变得更加困难。许多人员从事于附加价值的工作;固定的、过时的控制限制企业的发展,用以应付审计的无效率的控制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控制的变更滞后于组织作业的快速改变,使对原有的、与组织目前所面临的风险根本无关的控制的审计变的更无意义。
二、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发展对策
(一)拓展审计范围,确立“大审计”格局
大审计是相对于目前的管理审计工作而言的,其核心内容是扩大审计范围,从现有的以财务审计为主扩大到全面的管理审计,以推动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大审计的工作模式中,管理审计人员的构成将不仅包括财务专业人员,也将包括安全管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营销等背景的专业人员,所涉及的领域将涵盖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有关业务流程改进和加强风险控制的建议将出现在审计报告中。管理审计人员将不单强调内控的重要性,也体现对业务改善的建设性意见。建立大审计工作模式,是加强运营管理的需求,是管理审计工作发展和提高的需求,将有效地推动专业化集团内的知识共享,推动企业成长。
加强审计管理,整合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资源的聚合效应,构建科学、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必须通盘思考,在“大审计”的概念内认真整合审计项目、审计人力和审计成果资源。要建立健全经营风险评估机制、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审计工作报告机制、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审计工作考核机制,逐步形成适应公司特点的审计项目实施运行机制。要充分考虑公司的特点。如上市公司较大则可实施“大审计”,具体做法如交叉审计、统一安排审计要点等,以适应一级法人、分公司规模大、地域分散的特点。通过这样一种组织模式,以便高层次上揭示问题。“大审计”还要求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对象参与到审计中,从而充分利用审计资源。
(二)管理审计职能的扩展
管理审计 已经将职能从监督和评价转变为确证和咨询。确证是根据客户的标准、要求对特定领域进行评价并提供其需要的信息,能够用于改善决策,提高其科学性。咨询则是直接作为专家顾问参与经营活动,改善客户的状况。这两个职能的变化首先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上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一满足顾客需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在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盛行的时代中,社会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企业所能供应的商品,于是只要企业能生产出产品就一定能销售出去而实现利润。而现代社会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顾客的满意度,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无法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产品的生产固然如此,服务的提供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审计机构是在行政力量作用下设置的,如果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层的需要,那么管理审计职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存在很严重的危机。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审计人员首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为管理层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以风险为出发点,帮助企业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同时抓住发展的机会,成为企业关键业务的“推进器”。其次应该积极营销管理审计服务,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客户了解管理审计的增值作用,从而更加信赖和依赖管理审计服务,扩展管理审计职能。
(三)通过管理审计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整合
在风险力量的作用下,公司治理的核心转向了科学决策,内部控制则扩展到了风险管理框架。管理审计除了对公司治理和现代内部控制发挥各自作用之外,还能够互相提供对方的信息反馈,促进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协同与整合,从而实现外部受托责任与内部受托责任的统一。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深层次,要求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在上市公司中,随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一系列规范的实施,公司治理也已成为一个理论和实务中的热点。公司治理是沟通企业内、外的桥梁,也是保证公司对外受托责任履行的机制。国有企业的外部受托责任主要是对国家、政府和社会所承担的,而上市公司则包括对股东、债权人、政府、社会等的外部受托责任,为了保证公司能够以所有者及利益相关人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决策、经营和管理,需要管理审计评价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者的外部受托责任。在企业内部随着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加大,随之也产生了多层的内部受托责任,这些受托责任的履行是高级管理层的战略、计划和决策是否能够顺利执行的关键。于是,企业内部需要对内部受托责任的履行进行控制的机制,这就是内部控制。管理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以及对内部控制的确证和咨询能够导致适当的控制以管理风险。因此,由于管理审计能够发挥自上而下贯穿整个公司的作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成为其对象,同时管理审计也能成为沟通二者的渠道,促进二者的整合,促进各类企业外部受托责任和内部受托责任的统一。管理审计要发挥整合作用,需要有足够的客观条件,其中很重要的是提高其地位的制度一审计委员会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而随着我国公司治理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这方面条件是能够具备的。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