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金融论文
浅议物流企业融资质押监管业务风险识别与应对[2]
发布时间:2012-07-19 点击数:4099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融资质押监管业务指物流公司为了出质人能够从质权人处获得融资而提供针对出质货物监管服务的业务。其中企业(出质人)以其合法占有的、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向银行(质权人)质押作为授信条件,获得融资的有效途径;银行借助物流公司(监管方)的有效监管提高贷款的安全性,降低坏账 ...


    4.信息化管理风险

    目前物流企业仓库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系统滞后,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如果操作不够规范又缺乏完善的监控技术手段,势必导致质押物损毁或丢失的风险增加。

    (二)企业外部风险

    1.客户资信风险

    客户资信风险包括:罚没风险,即出质人由于违法经营或经营不善造成质押物被司法机关罚没的风险;坏货风险,即质押物为稀有的、不通用的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一旦监管方确认失误就形成坏货风险;质量风险,即质押物在物流企业的保管过程中,因保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锈蚀、水渍、霉变等使质押的部分或全部失去价值的风险;强行或制造虚假信息,动用部分被监管货物导致货物短缺风险。

    2.法律风险

    融资质押监管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不健全,存在利用法律漏洞谋取利益的风险。如我国现行《担保法》等相关法规,对动产质押的有效性、排他性规范条款过于原则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概念模糊及操作困难。这方面的风险也表现在货物的所有权问题和合同的条款规定上,货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之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

    3.市场风险

    (1)质押物选择风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做质押物,所选择的质押物价值不稳定、变现能力弱,会在实行质权时导致损失;(2)质押物随市场价格波动形成贬值导致低于银行要求的总量价格风险。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指单据是否背书、是否做出质通知、质押品管理、风险敞口的动态管理等。如果操作失误或者存在漏洞,则可能引起法律上的风险,导致质权落空或转移,授信成为无质押的信用授信等。

    5.监管场所硬件设施带来的风险

    目前物流企业质押物存放地点分散,基本在本单位以外,监管场所硬件设施条件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1)有的监管场所偏僻,安全性差;(2)外租仓库不具备监管(仓储)条件,造成押品损坏,或存在防水、防火等隐患;(3)外租库的设施、设备不适合监管货物的保管和进出作业;(4)管理仓库的仓储公司对仓库的土地、设施不具有所有权,如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短少或因其违规操作造成损失,仓储公司不具备赔付能力。

    五、融资质押监管业务风险应对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风险应对的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四种策略需结合运用,其中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是融资质押监管业务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

    (一)风险规避

    规避风险即回避相关业务,不承担相应风险。通过提高客户及产品选择标准、提高监管收费标准、淘汰小项目和风险项目,严格控制质押监管业务规模,降低业务增长速度。

    (二)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发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需从事前(承揽阶段)、事中(操作阶段)和事后(总结阶段)三个环节做好风险控制。

    1.事前控制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

    (1)加强内部环境建设,防范企业内部风险。①建立健全融资质押监管组织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确保该项业务有条不紊地开展;②加大人才投入,配备专职管理和操作人员;建立适应质押监管业务特点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定期对监管员进行轮岗;③推行融资质押监管业务管理规范文件,严格项目评审、审批流程,建立健全项目合同等相关档案管理;④加强硬件装备和信息系统管理配置;⑤选择交易标准化、流动性较好的货物作为质押财产,并根据市场情况和评估结果设定质押率以控制融资上限。

    (2)加强对出质方(客户)资质严格审查评价,防范信用风险。物流企业应综合考虑业务对象的财务、信用、信誉状况和成长潜力,通过建立客户资信调查核实制度、客户资信档案制度、客户信用动态分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根据以往的业务往来,建立质押物评估体系和客户评估体系,以此与信誉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3)建立项目评审机制,防范法律风险。在合同签订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成立评审委员会,并要全面评审业务,进行业务风险分析。根据业务操作流程制订相应合同,注重合同的可行性、操作性、完备性,达到合同的要求和操作一致,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2.事中控制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

    (1)规范现场管理、加强业务巡查,防范操作风险。①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开展质押监管业务的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仓储协议和货物仓储保管规则;②做好背书或签章、出质通知、押品科目管理;做好监管商品的数据传送,定期收集、交换监管商品的信息数据;设立专业化的操作机构,集中解决操作风险问题;在流动质押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制作、更换、保存质物清单;排查监管场所的安全隐患;③对没有保管经验的质物品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后再开展业务;④根据各种检查、盘点和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派人到监管点现场检查,对质押财产进行定期的现场核库,做到账物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防止因监管人员的工作失误所带来的风险。

    (2)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防范质押物价价格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①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有助于物流企业能把握市场行情的脉搏,掌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销售变化规律,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②通过控制贷款期限的长短、质押贷款的比例、设立风险保证金制度等方法尽量避免货物的市场价值波动风险;③探索利用商品期货价格控制价值评估风险仓单质押的价值评估风险,借鉴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来办理仓单质押,使质押物的价格具有前瞻性,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企业价格评估的风险。

    3.事后反馈控制是防范风险的必要环节,是在事前、事中控制的基础上的定期总结和反馈。

    定期对执行完毕的项目进行总结、评审、考核和评优,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值得推广的经验,在正执行的项目中借鉴,形成管理的闭环。

    (三)风险分担

    (1)规范签订质押合同、质押监管协议、业务外包协议,选择合格的质押监管人、质押物和质押财产存放环境,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参与方;(2)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等方式分担一部分风险。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