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探讨
发布时间:2013-08-21 点击数:218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数据处理技术辅助完成会计信息分析、预测及决策等一系列过程,其中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既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效率与质量,又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为真正意义上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提供 ...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数据处理技术辅助完成会计信息分析、预测及决策等一系列过程,其中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既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效率与质量,又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为真正意义上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的融合策略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应用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一)会计电算化将普遍推广,并建立信息化体系

    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网络化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这将逐步解决现行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在今后将通过信息网络化平台,更加透明地展现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范围内,进而促进行政工作效率的提高。今后,不同区域将逐步实现均衡发展,提高信息的可比性。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设计与行政业务紧密结合

    在今后的发展中,会计电算化将在现行统一模式的基础上,与不同单位的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能满足财政统一性要求,又能充分反映不同单位的工作业务。例如,执法部门的财务软件将更加明确地反映执法成本的合理性,国资部门的软件将更加明确地反映国有资产的投资效益,不再千篇一律地用唯一的会计科目涵盖所有的核算内容。

    (三)减轻了手工操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节均涉及到大量的会计科目与复杂的财务数据,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大都由财务人员手工操作完成,这样以来不仅使财务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负担,而且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不高,极易出现操作失误。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财务人员从完全手工操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即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数据处理技术便可自动实现会计核算,如此既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手工操作负担,又能够实现便捷、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会计核算,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保证了财务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财务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繁琐,若这些工作均由财务人员手工操作完成,将难以保证财务分析结构的时效性、准确性。财务分析系统依托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财务数据处理、计算等工作,因此从根本上克服了财务人员手工操作的种种缺陷,增加了财务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合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推进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逐渐向“管理型”转变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转变了会计核算方式,促使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既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又能够增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推进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逐渐向“管理型”转变。另外,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还协调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确保二者均能够高效有序开展,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融合的现状

    (一)缺乏系统性的指导与规划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共同完成财务管理活动。然而实践过程中,外部会计电算化管理由行政事业单位协调开展,各部门仅负责相应的工作,如此以来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呈现显著的个性与自发性,从而给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融合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财务管理思想滞后

    当前,国内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想滞后现象较突出:(1)财务管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及高效性,以致对待会计电算化的积极性不高;(2)财务信息无法准确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以致会计电算化未能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节发挥积极效应;(3)行政事业单位仅为梳理和明确财务收支状况而开展会计核算,未对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以致会计核算工作流于形式。

    (三)财务信息不对称

    受财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出现诸多问题,如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财务信息质量低下等,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上级部门也必须借助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管理下级部门,一旦财务信息不对称将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壮大。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执行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顺利实施的理论指导,其中行政事业单位所涉及到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电算化安全管理制度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所以健全上述相关财务管理制度需要以会计电算化政策法规为指导,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权限。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构建约束激励机制,切实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充分发挥其职能。

    (二)加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实践表明,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会计电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需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设置:(1)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系统内部程序设计及计算机操作相互分离;(2)会计电算化系统只承担会计数据处理职责,与行政事业单位其他部门业务关系不大;(3)严禁会计电算化系统擅自更改差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差错数据退还至相关责任部门,由其负责更改,待更改完毕后应及时传递至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数据处理。

    (三)充分发挥软件管理优势及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

    网络化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目标,因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借助电算化管理功能模块,对会计资料予以分析、整理、决策等,同时做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工作,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及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构建完整的财务信息网络,不断加强物资财产管理、会计核算及人事管理等多项工作,确保软件管理优势及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结语

    归纳而言,将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环节能够实现会计电算化,其具备便捷性、高效性、自动性等一系列优势。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克服了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的种种弊端,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有效融合,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显著促进效用。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