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审计论文
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08-21 点击数:2256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具有数量众多、资产规模迅速上升等内在特性而使得银行内部审计在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 在具有一般审计定义范畴外,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也有其独特的特性,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广泛性、严谨性 ...
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具有数量众多、资产规模迅速上升等内在特性而使得银行内部审计在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

    在具有一般审计定义范畴外,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也有其独特的特性,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广泛性、严谨性

    首先商业银行是高负债行业,主要依靠吸收社会资金来开展业务,与广大存贷款客户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并且银行业是属于服务业之一,在对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反映企业治理、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开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即内部审计可以通过银行客户的反应和意见及举报,有重点的开展审计。其次,商业银行自成立之时就具有了金融机构天然的脆弱性,而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其成立时间短、资本金规模小等劣势条件,更具有了后天的脆弱性,因此决定了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上有严格的经营范围,为了维护金融机构的严肃性、稳定性,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金融法规和现有的制度,以保障金融机构的严肃性和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二)高频率、主动性

    由于中小商业银行所特有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频率必然高于其它行业,并且中小商业银行在面临大型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的挤压之后,为了追求利润及发展空间,会不断的开发新型金融产品或盲目地提供贷款以增加利润来源。而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也会自觉地围绕银行的重心工作和目标开展审计,以便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并为全行的新业务开展献计献策。

    二、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1.部门独立性方面的缺陷。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大多已进行过股份制改革,但内部审计形式的“高地位”阶段仍然停留在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实际的管理设置仍然是层级模式,内部审计部门由总行行长及各分支机构行长直接管理,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关系、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等都受到管辖行长的影响,并且内部审计人员不是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也导致了中小商业银行中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业务之时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中小商业银行也是自主盈亏的特殊企业,严格的遵守存贷款规章制度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支机构的营业利润及营业任务的完成度,因此内审部门所呈报的信息通过行长的过滤,其真实性和及时性就未必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同属于银行的组成部分,其部门间也存在着利益关系,且部门地位不分上下,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经济独立性方面的缺陷。在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建设当中,部门的经济独立性也十分的重要,即:内部审计的机构或人员的经济收入和经费来源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约束。而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其成立时间短、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了内部审计部门大多做不到这一点,因而导致了很多情况下发现问题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难以做出公正、公平的审计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3.精神独立性方面的缺陷。精神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之时必须精神上是独立的、道德上是正直的。但是在现阶段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很难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因为在我国内部审计广泛应用于企业当中的时间尚短,我国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人才较少,在分配工作和指派审计员时,很难做到避免实际和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及偏见,与被审计部门人员关系的亲疏远近都会对审计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制约。其次由于我国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很难做到定期轮换,而现在由于单一的审计人员或队伍长期对一个部门进行审计,会使审计与被审计双方从陌生到熟悉,严重影响审计人员的客观性与独立性。

    4.形式独立与实质独立方面的缺陷。所谓形式独立又称“表面独立”、“外在独立”。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是呈现的一种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从其设立之始就一直面临着一个难以改正的问题,其内部审计在形式上是不具备独立性的,因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都属于企业内部的一个监管部门,不能独立于企业而存在。所谓实质独立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保持一种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保持客观与专业怀疑。而我国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在企业当中执行其审计任务时,很难做到不受来自企业内部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现阶段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当中很难做到实质独立与形式独立,使得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上的效用大为下降。

    (二)内部审计的方法技术落后

    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证实各种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检查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审计人员往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经营活动事后的检查上,而对事前分析和事中监控重视不够,因此很难在事件的源头进行控制,因而导致了很多恶性事件在已经彻底成型之后才被发现,这时结果已经形成,很难再进行挽回。对于一些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也许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历史上存在着很多难以挽回的例子:巴林银行事件案发长达3年之久、大和事件更是以虚假账目掩盖了巨额亏损11年,法国兴业银行2008年49亿欧元的巨额亏损,这些触目惊心的教训告诫我们,仅仅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是远远不够的。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扩展审计工作范围

    把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到效益审计、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等新型的审计,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加有效、有价值的报告与建议。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分行实行的“神秘人”制度。即上级分行审计部门员工乔装打扮,并且在不提前通知下级支行的前提下到分支机构办理各种业务(例如存款、小额贷款、理财产品的购买等),在接受分支机构的服务过程中寻找分支机构在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及问题,并在事后统一交予分行审计部门并下达处理意见。

    (二)更新内部审计方法理念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所秉承的审计理念是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但随着商业银行环境的日益复杂,为使内部审计继续发挥在风险评估、确认和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内审团队必须顺应局势进行价值转型,引入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审计理念。根据IIA的解释,风险管理是要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既确保组织技术先进、道德规范、环境优良、免受意外风险的侵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应上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由银行高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不断评估银行有可能面临的风险、机遇、挑战,并负责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将风险降至最低。2001年亚洲内部审计联合会组织举办了亚洲内部审计大会,其主题就是:新经济对内部审计的挑战——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并提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要减少市场系统风险和保持金融稳定。

    (三)加快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步伐

    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公司治理步伐,通过改制,使股权结构多元化、银行资本社会化,才能促使商业银行以其法人财产权承担有限责任,以市场经济规则去经营,去承担和防范经营风险,公平、公开、公正的去选人用人,才能使经营者排除经营因素的干扰,聚精会神谋发展。对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应按照独立性原则来进行内部审计组织结构设计,公司治理越完善,内部审计部门才能发挥其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特征。可借鉴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治理理念,给予内部审计部门以较高的地位,使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命和调度直接由董事会负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四)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实现审计手段电子化

    通过对大量的审计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反馈,逐步实现与业务部门的审计接口衔接,实现银行内部审计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工作过程电子化,从而通过加强非现场审计工作,使得现场审计有的放矢,缩短现场审计工作的时间,节约审计成本,提高风险预警能力。例如,德意志银行开发的风险审计监督系统(GXXS系统),基本具备对全球各分行每项金融衍生交易进行同步审计的强大功能。通过对可能的风险进行细分,由该系统按照不同的层次、环节、部门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互核对和授权管理,保证了业务的准确安全运行,防止风险的发生,实现了从“人员之间相互牵制的控制”向“风险细分下的计算机控制”转变。

    现代化审计手段的运用,不仅仅使非现场审计真正成为了一种可行的审计方式,大大提高了审计监管的效率,其特别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有效地在事前及事中就控制住了最难控制的“人为”风险因素。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