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4-10-14 点击数:1672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近年来,县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有关要求,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进一步加强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财政主抓,部门执行,社 ...
  近年来,县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有关要求,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进一步加强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财政主抓,部门执行,社会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建议尽快成立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财政局组建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在各预算单位,要将各有关业务科室组织起来,联合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绩效理念。通过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大力倡导“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使社会公众都来了解支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建设。提请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法制手段,一是在《预算法》修订中增加有关强调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二是制定全国统一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办法,指导和推动各地工作,形成全国上下一盘棋,也有利于各县间相互比较和借鉴。

  (四)发挥各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强化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制度,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绩效问责制度,把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纳入机关建设和效能建设的考核范围,进一步落实责任,提高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视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五)研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信息系统。一是建立标准科学的指标体系,建议吸收先进经验,整合、分析现有成果,分别按行业、领域、项目等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快建立专家库和中介机构库,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完善绩效评价信息化手段,统一开发全国通用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系统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六)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建议2014年财政预算编制将所有单位的项目资金均要纳入预算绩效管理的范畴,各预算单位在申报项目资金的同时,都要提交项目绩效目标,财政部门认真审核绩效目标,并将绩效目标和部门预算一并批复。凡是未申报绩效目标的项目,财政将不予安排资金。

  (七)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一是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逐步公开财政支出项目预算及绩效评价结果,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二是研究提出将项目绩效目标提交人大审议的方式方法,加强立法机构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三是根据评价结果,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评价报告提出的建议,督促预算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组织人员就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评价结果好的项目,减少评价结果差的项目资金安排,取消无绩效或低绩效项目。五是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范围,作为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

  (八)加强业务培训。一是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统一培训力度,对各预算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和中介机构等多层次进行辅导和培训。二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对绩效评价的范围、方法、技术手段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理论和实践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 标签: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