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原有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包括了税前扣除项目的变化,这对企业特别是内资企业有较大的影响。
一、工资薪金支出
原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工资薪金支出实行计税工资扣除办法,计税工资扣除标准按规 ...
一、新固定资产准则的变化
(一)会计确认方面的变化
原准则对固定资产从使用用途、使用期限、单位价值上进行规定,新准则仅从使用用途、使用期限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在使用期限上,新准则引用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说法,比原准则“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说法 ...
一、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
征求意见稿引入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将基建会计纳入高校“大账”,资产计提折旧,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仿效了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同时又充分尊重了高校的实际,体现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指导思 ...
一、范围和对象
企事业单位中,凡直接从事经济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经济计划、经济贸易、经济监督、经济研究、生产调度、财税金融、开发投资、证券保险、网络商务、物资物价、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业、旅游业、社会保险以及企业职工专业技术培训教育、企业经济法 ...
企业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的全面发展阶段。目前,企业审计的工作重点是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地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的重大经济决策,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企业经营成果,是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且在企业审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一、会计信息交换方法与相关标准
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以来,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的系统之间会计信息交换的需求就开始萌生。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的会计信息交换需求推动着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早期的EDI(电子数据交换)主要用于贸易伙伴的计算 ...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租赁是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应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是否将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是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租赁业务在会计核 ...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租赁是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应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是否将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是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租赁业务在会计核 ...
增值税视同销售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正常销售有所区别的货物销售行为,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列举了8种视同销售货物行为:(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
现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应交税金”科目的属性混淆不清。设置“应交税金一未交增值税”的目的在于将应交、未交的增值税与待扣进项税额区别开来,防止其相互抵冲而超前抵税。现行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其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抵扣的 ...
一、现行增值税会计模式及弊端分析
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是“代理说”,即增值税与“税务代理人”—企业的成本、收入无关,不在利润表上予以列示。这一做法使收入、存货、成本、费用等一系列基本会计概念发生了变形,扭曲了企业财务比例关系,造成财务报表的不可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的通知》规定,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检查后,凡涉及增值税涉税账务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 ...
增值税,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商品的增加价值部分课征的税,增值部分按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而言也就是(c+v+m)中的(v+m )部分。增值税具有“道道征税,税不重征”的特点。这一特点使纳税人税负相对公平,促进了商品的生产流通以及社会化大生产。
一、增值税的产生
基于价值的 ...
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负责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借以评价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状况,从而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用干部提供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涉及被审计人及单位各方面 ...
0 引言
在我国,全面推行的增值税制度使得原来税制的一些矛盾逐渐暴露了出来,如: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现象,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征税范围偏窄,在内外资企业之间容易造成税负不公;抵扣范围偏窄影响企业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也有负面作用;加 ...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具有税负转嫁特性,当市场上供应弹性无限大而需求弹性无限小时,增值税税负全部由消费者承担;当需求弹性无限大而供给完全无弹性时,增值税税负则全部由生产经营者承担。税法明确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销售或进口的货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同时 ...
■许元迪/文由于企业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产销状况的不同,如产销存变动、出口退税业务等的发生,实际计算税负时如果简单地按应交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相比就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使税负忽高忽低。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造成税负变动的原因,通过计算调整,使不同时期的计算结果可以进行比较 ...
一、消费型增值税征税模式的主要内容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自1994年1月开始实施的生产型增值税征税模式已经正式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征税模式。这种征税模式的巨大变革无疑会对 ...
2009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允许企业新购人的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的机器设备除外)。增值税转型不仅关乎企业的纳税问题,也对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核算产生了一定 ...
一、因确认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及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