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视角的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的构建
作者: 汤湘希 赵彦峰   财务与会计 发布时间:2009-12-02 点击数:7701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号以来,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金融工具由于其虚拟化及与生俱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公允价值是其最相关的计量属性,然而,由于公允价值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及运用的 ...

  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号以来,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金融工具由于其虚拟化及与生俱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公允价值是其最相关的计量属性,然而,由于公允价值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及运用的可操作性等),使其成为近期金融危机的“替罪羊”。笔者从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构建角度提出完善公允价值信息的新思路,以期重塑公允价值会计的形象。

  一、公允价值信息的是与非:金融稳定视角

  (一)公允价值信息有用性:促进金融稳定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早就明确指出:会计,其实就是一个计量过程。进入21世纪后,会计的目标就由“受托责任观”逐步向“决策有用观”转化。在这一重大转变过程中,会计计量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的转化是其必然结果。

  1.消除利得交易。投资组合成本或摊余成本计价,当证券价格上涨时,持有者可以卖掉其中升值的部分以获取收益;而继续持有价格下降的部分,由于继续按成本计量就无需确认损失。由此可见,历史成本计量能给企业创造“利得交易”的机会。但如果证券按公允价值计量,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就可以消除“利得交易”,抑制了金融企业会计处理的灵活性,由此削弱了管理层操纵利润的能力,这被认为是银行家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主要理由。

  2.增大信息含量。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潜在影响,或证实、更正以前的评价,从而导致决策差异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或证实价值)与及时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实现和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而增大其信息含量。与此同时,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还能及时反映企业价值的变动,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

  3.提高透明指数。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一方面能将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全面反映金融工具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和风险信息;另一方面还能将估价方法、基础数据等相关信息予以披露,增强会计过程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4.促进监管改善。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对其实施较为严格的管制是国际惯用做法。财务报告信息是监管者进行金融业监管的基础信息,透明度高、可比性强的财务报告信息不仅有利于监管者对金融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监管,而且还有助于强化市场约束。

Total:3123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