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关于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作者: 钟卫稼 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10-11-29 点击数:896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摘要:环境会计是一种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指以自然或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开展的会计。而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的一个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环境 ...

摘要:环境会计是一种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指以自然或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开展的会计。而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的一个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环境会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其有利于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正确计算“绿色GDP”、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有利于增强民众低碳环保意识。基于此,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环境会计的对策:全力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动作用、增强环境会计的披露与监督机制、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强化国民大众的低碳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境会计    低碳经济    绿色产业

一、环境会计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1.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建立环境会计的依据

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环境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环境优势,其主要内容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害后代子孙的生存权益,实现低碳化,这也能看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而环境会计也只有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GNP)及企业生产成本真实地体现一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富有程度促使企业积极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此外,以研究自然资源成本补偿为内容的大循环成本理论为建立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它把成本放到整个物质世界的大循环过程中研究,并重新定义成本的构成为:“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从大循环成本理论侧重自然资源消耗成本补偿问题的角度看,环境会计着眼于环境资源成本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为环境成本的核算提供数据资料。

2.借鉴传统会计理论和国外发展的理论基础

从原始社会会计萌芽,到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斯·巴斯勒提出的借贷记账法,再到如今形成比较健全的会计体系,可以说发展环境会计已具备传统会计的理论基础。虽然环境会计对信息核算、确认、报告等各方面与传统会计的有区别,但环境会计仍然能够把传统会计的一些理论借鉴过来。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会计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诸多环境会计理论。世行在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建议21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1999年以来,日本政府制定并修订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特别是20007月,日本环境省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协会编写了《环境会计指南手册》,收集了37家企业的环境会计处理案例。此外,环境会计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经济学的核心是“我们称之为稀缺规律的不可否认的真理”。环境会计同样以稀缺规律为基础。正是“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我们才需要研究社会如何从各种可能的物品与劳务中进行选择,不同的物品如何生产和定价”,环境会计通过自然资源耗费、环境成本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分析环境质量效益,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关于环境会计对象、目标及原则的已有研究

环境会计对象的重要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是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孟凡利(1997)和安庆钊(1999)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及其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杨雄胜则(李心合等,2002)提出,环境会计的对象应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关于环境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提法。大多学者(李祥义,1998;李宏英,1999;方文辉,1999;肖维平,1999;王辛平等,2000;等等)认同“二元论”,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基本目标。其中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使经济、社会、环境、人口以及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具体目标是充分公布有关环境会计信息,为相关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大多学者认为环境会计核算时不仅须遵循一般会计核算的原则,还具有其独特性。项国闯(1997)认为还应遵循社会性、预警性、政策性、多种计价基础并用等4项原则;孟凡利(1999)和方文辉(1999)认为环境会计的独特原则主要体现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外部影响的内部化、社会性、法规性、一定的灵活性、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等7个方面。

4.有关环境会计假设、计量及信息披露的已有研究

学者们认为环境会计可参照传统会计的4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但是,因为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假设发生了较大变化,会计主体涉及到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等方面;货币计量上以实物、百分数、指数进行辅助计量,用图表、文字等非货币性信息披露拓展。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方式的设计,学者们普遍赞同可以在补充环境会计报告与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两种模式中选择。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耿建新等(2002)提出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方案、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应当重点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孟凡利(1999)认为应该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两个方面;肖维平(1999)认为主要有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报表中确认的环境负债和成本的性质、与某一实体及其所在行业相关的环境问题类型等。

二、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

1.环境会计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无节制地在自然环境下开采,掠夺各类资源,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9世纪2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到二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剧增,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1)和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1973)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拉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新序幕。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会计理论学术界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将环境问题结合会计理论研究,其核心思想是用会计来反映社会环境资源,最终目的在于控制和改善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1995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重要会议上直接把“环境会计”作为中心议题。至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快构建环境会计,以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环境会计是环境学科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运用基础科学的方式方法,以货币与实物单位计量,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并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和分析,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它以国家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可寓于企业财务报告之中,如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等内容可直接列于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中,对其他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可在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国家政府和法律部门可利用环境会计信息,制定环境政策和法律规范,加强宏观管理和控制,同时也能准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通过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情况,并据此作为进行宏观环保决策和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的依据。企业管理当局可利用这些信息,实施正确的环境措施。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对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盈利前景作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社会公众可以了解企业的环境表现,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作出恰当的定位,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由于环境会计核算内容既具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很大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特征,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如要反映一个流域的生态资源状况,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草场质量、水资源的含沙量、沙尘暴强度等。

2.低碳经济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中,之后,欧盟在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7年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发,以达成此前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2007711,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奥巴马总统开始执政后,又提出新能源政策,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并成立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进行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交易。20086月,日本政府提出著名的福田蓝图,成为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涵括应对低碳发展的技术研发、体制机制变革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200812月,欧盟终于就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达成统一决议,包括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储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指令等6项内容,最终形成了欧盟的低碳经济政策框架。2009331,美国众议院能源委员会向国会提出《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

此外,联合国也大力呼吁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2005216,《京都议定书》开始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社会首次以法律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072月~11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从不同角度就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预估、影响、适应和减缓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评估;200712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并于当月15日正式通过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127召开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虽未达成切实可行的决议,但仍涉及世界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转型。

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现在都在大力推行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尽力研发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等政策进行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人类已经慢慢意识到减少CO2排放的重要性,经济的低碳化开始从普通百姓的自愿行动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等法律、规划,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形态,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推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推进经济社会向低能耗、高能效和低排放的模式转型。在经济社会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约束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认可。

Total:3123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